血脑屏障是介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一道生理屏障,由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构成,其可以选择性地调控某些分子进出脑组织,在维持脑组织的内环境稳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血脑屏障可调控一些营养物质,如氧气、葡萄糖等进入脑组织,但是也能阻止一些外源的物质,如微生物、毒素等侵入脑组织。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血脑屏障的功能障碍与多种脑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脑肿瘤和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由于血脑屏障致密性的结构和对分子的选择透过性特征,也使得多种临床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治疗作用,这给脑部疾病治疗和控制带来很大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的发展,构建一种有效可靠的模拟体内环境的体外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成为可能,该模型为开展脑疾病病理机制研究以及相应疾病药物开发提供了可靠有力的工具。

安必奇生物能够构建一系列接近人体生理过程的缩微组织器官类型,如心脏、血管、肾脏、骨和脑等。我们的科研团队在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的构建方面拥有广泛的行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结合传统的细胞培养方法与微加工和微流体技术,构建稳定性高、重复性高、生理功能接近体内的体外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为开展重大脑部疾病的研究和新药开发与筛选提供新的策略。

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

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是指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构建高保真地模拟体内血脑屏障的复杂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微型仿生系统,其对各种临床脑部疾病的研究以及相应疾病的药物开发与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传统的体外静态和动态的血脑屏障模型相比,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具有许多优点:

  • 该模型微型化,减少细胞和培养基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 能够复制体内血脑屏障的关键特征,如剪切力、血流等
  • 更薄的培养膜使得共培养细胞间距减少,促使介质交换
  • 易于调控动态微环境,能够对被测物进行受控递送及分析
  • 与生物传感器兼容,能够长期监测血脑屏障的功能

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示意图。  图1. 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示意图。(John, 2018)

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构建服务及优势

安必奇生物致力于人体器官芯片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能够将微流控技术与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和干细胞技术相结合,建立高仿真的心脑屏障模拟系统,用于脑部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新药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动力学的评估、毒理学的研究等。我们提供“一站式”的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构建服务,包括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血脑屏障模型细胞的培养到模型的鉴定及评估,能为您设计和定制满足项目要求的多种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

微流控芯片血脑屏障模型的典型设计。  图2. 微流控芯片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的典型设计。(Jiang, 2019)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

  • 应用Conventorware软件,对芯片几何图形和尺寸设计进行模拟分析。
  • 两种血脑屏障芯片结构可供选择:血管结构和神经血管单元的生理结构。血管结构模拟血管的3D管状结构和脑微血管的微观尺寸;而神经血管单元生理结构可模拟血管内的流体状态,更贴合体内血脑屏障内环境。
  • 微流控芯片中使用的膜材料主要有聚碳酸脂膜、苯二甲酸膜、聚四氟乙烯膜和聚乙烯膜。膜材料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光学透明性及其在剪切应力下的细胞粘附能力。孔隙密度、孔径和膜厚度可能影响细胞膜不同侧面细胞间的信号转导。

血脑屏障模型细胞的培养

  • 多种来源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被用于血脑屏障的构建,包括原代的、永生的和干细胞诱导的。
  • 共培养系统能够更好地模拟体内血脑屏障组织结构,目前我们已建立了多种共培养模式,如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二元共培养模型以及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周细胞和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三元共培养模型。
  • 采用多种方案,如通过在微通道上涂覆纤连蛋白、胶原蛋白或层粘连蛋白来模拟3D体内微环境,通过使用多聚阳离子化合物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对微通道表面进行修饰,构建接近体内细胞生长培养的微环境。

血脑屏障模型鉴定及评估

  • 跨膜电阻值的测定:评价血脑屏障模型的屏障作用;
  • 渗透性实验:使用荧光标记的分子示踪剂,可以检测出通过血脑屏障模型的分子含量,从而测定模型的渗透性;
  • 显微观察:用于观察和研究血脑屏障模型的形态和结构。

血脑屏障模型类型

安必奇生物从事器官芯片模型的设计、研发、加工及咨询服务,能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技术咨询、器官芯片整体方案设计和制造服务。我们的科研团队在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构建方面拥有前沿的理论知识,可以利用微流控技术控制流体流动,结合细胞生物学和生物材料及工程学方法,在芯片上构建接近体内环境的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血脑屏障-器官芯片模型的内容,可以随时与我们联系

参考文献:

  1. John, S.; et al. Development of Microplatforms to mimic the in vivo architecture of CNS and PNS physiology and their diseases. Genes. 2018, 9(6).
  2. Jiang, L.; et al. Recent progress in microfluidic models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Micromachines (Basel). 2019, 10(6): 375.

热门服务:

24小时服务在线

联系我们,免费获取更多信息

map
本网站提供的所有产品及服务仅供科研,均不得用于人类/动物临床诊断或治疗。Copyright © 2010-2024 安必奇生物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21038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123